消防應急疏散余壓監控系統
產品名稱:消防應急疏散余壓監控系統
所屬分類:余壓控監控系統
產品簡介:針對各類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應用特點,溫州智宇消防設備有限公司研發了智能型余壓監控系統,是集工業計算機技術、通訊、抗電磁干擾、數字傳感技術及消防二總線于一體的智能化系統。采用高靈敏度壓力信號傳感器,24小時實時自動巡檢并采集監控區域壓力變化等工作狀態,對超壓故障發出報警信號并記錄,當防煙樓梯間或前室余壓值達到超壓監控值時,余壓探測器發出報警信號,余壓控制器打開加壓風機風管上的旁通閥泄壓﹔余壓回落到正常區間值后,余壓探測器發出信號,余壓控制器關閉旁通閥,通過控制旁通泄壓閥的開啟,來保持余壓值穩定在規范要求的區間值內,系統具有實時性、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連續監控的特點。
應用背景 APPLICATION BACKGROUND
1、建筑發生火災時,必須保障防煙樓梯間、避難走道及其前室的防煙性能要求。
2、從防煙角度講,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余壓過低不利于防煙,因此余壓越高越好。
3、由于疏散門的方向是朝疏散方向開啟,而加壓送風作用方向與疏散方向恰好相反,若余壓過高則會導致疏散門兩側壓差過大導致門無法正常開啟的情況,影響人員疏散和消防人員施救。
4、加壓送風系統的設計,首先應建立在安全疏散的基礎上。
5、目前加壓送風系統本身,沒有能力來判斷加壓區是否保持一定壓力,或加壓區泄漏過大,壓力達不到標準,起不到防煙作用,或因壓力過大而造成疏散門阻塞的情況。
6、設計安裝智能型余壓監控系統,可有效解決疏散門兩側壓差過大而導致門無法正常開啟的故障,保證了疏散通道的安全疏通,使加壓送風系統處于合理、有效的工作狀態,從而為在火災情況下人員的疏散和營救提供有力的保障。
系統簡介 OVERALL INTRODUCTION
針對各類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應用特點,溫州智宇消防設備有限公司研發了智能型余壓監控系統,是集工業計算機技術、通訊、抗電磁干擾、數字傳感技術及消防二總線于一體的智能化系統。采用高靈敏度壓力信號傳感器,24小時實時自動巡檢并采集監控區域壓力變化等工作狀態,對超壓故障發出報警信號并記錄,當防煙樓梯間或前室余壓值達到超壓監控值時,余壓探測器發出報警信號,余壓控制器打開加壓風機風管上的旁通閥泄壓﹔余壓回落到正常區間值后,余壓探測器發出信號,余壓控制器關閉旁通閥,通過控制旁通泄壓閥的開啟,來保持余壓值穩定在規范要求的區間值內,系統具有實時性、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連續監控的特點。
智能余壓監控系統由余壓監控器(主機)、余壓探測器、余壓控制器、風閥執行器、系統監控專用軟件等部分或全部設備組成,滿足并高于GB51251《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GB50098《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等相關國家標準中的功能需求。
設計依據 DESIGN BASIS
GB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機械加壓送風系統設置場所)
8.5.1建筑的下列場所或部位應設置防煙設施:
1、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
2、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3、避難走道的前室、避難層(間)。
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以下具體系設計條款仍執行)
9.3.3防煙樓梯間內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的余壓值應為40~50Pa;
GB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2005年版)(以下具體系統設計條款仍執行)
8-3.7機械加壓送風機的全壓,除計算最不利環管道壓頭損失外,尚應有余壓。其余壓值應符合下列要求:
8.3.7.1防煙樓梯間為40Pa~50Pa。
8.3.7.2前室、合用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封閉避難層(間)為25Pa~30Pa。
GB50098-2009《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6.2.1防煙樓梯間送風余壓值應為(40~50) Pa,前室或合用前室送風系統的余壓值應為(25~30) Pa,6.2.2避難走道的前室送風余壓值應為(25~30) Pa。
《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
4.10.10加壓送風系統的余壓值超過規定數值較多時,宜設置泄壓閥或旁通閥等裝置。
DGJ08-88-2006《建筑防排煙技術規程》(上海地標)
3.3.6當系統的余壓超過較大壓力差時,應設置余壓調節閥或采用變速風機等措施。
余壓監控器 RESIDUAL PRESSURE MONITOR
產品特點
●滿足國家標準GB51251-2017《建筑防煙排煙系統技術標準》。
●用7英寸彩色液晶屏。
●用觸摸屏,友好的人機交互,全中文圖形界面,可顯示報警點所在位置故障類型。
●可選配WIFI模塊,支持云互聯。
●可通過導入配置文件完成主機批量編程功能。
●用微型熱敏打印機,可打印故障、報警、開關機及操作事件信息采用報警加速算法,報警速度快,不誤報、不漏報。
●內置大容量數據存儲器,可分類存儲100000條故障、報警、開關機及操作事件信息。
●與余壓控制器、余壓探測器、泄壓閥執行器等配接,靈活構建大容量疏散通道余壓監控系統。
●可通過余壓控制器監控疏散通道余壓變化,適應現代建筑復雜多變的要求。
●極強的抗干擾能力,可以長距離供電。
●較多可帶32個余壓控制器和120套余壓探測器。
設計規程 DESIGN RULES
一般規定
●系統應根據建筑物內機械加壓送風系統設置的具體情況,采用分斷設計的控制方式,確定余壓控制器和余壓探測器的設置部位、數量與形式。
●余壓控制器和余壓探測器的實時工作狀態及故障報警等信息,應通過通信接口,并聯接入加壓風機控制箱內的余壓監控系統總線,將各類信息上傳至消防控制室內的余壓監控器(主機),進行統一監測管理、顯示并存儲,以便于值班人員隨時掌控和了解設備運行情況。
●系統總線采用NH-RVS-2x2.5mm2通信及供電,煙樓梯間、前室樓板垂直敷設,1000米內并聯接管理120套余壓探測器。
●系統的設置不應影響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正常工作。
設置場所
●在設有機械加壓送風系統的場所,應設置智能余壓監控系統。
設置范圍
●每臺加壓送風機配電控制箱內應設置余壓控制器。
●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應設置余壓控制器。
●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余壓控制器。
●避難走道的前室、避難層(間)應設置余壓控制器。
設置部位
● 1、余壓控制器的設置
1.1余壓控制器的設置數量,與機械加壓送風機的數量為一對一的關系。
1.2余壓控制器應設置在加壓送風機控制箱內,控制箱內預留一路22OV電源作為余壓控制器的工作電源。
●2、余壓探測器的設置
2.1防煙樓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應每層前室設一臺余壓探測器。
2.2應在樓梯間高度約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處(層)各設置一臺余壓探測器;或宜在設有加壓送風口處(層),設一臺余壓探測器。
2.3余壓探測器應設置在高壓區(樓梯間、前室區或疏散門側),距頂0.2至0.5米壁掛安裝,采用底座直接固定在預埋86盒上。
設計說明
1、本工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50045-95《高層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的規定,設置疏散通道余壓監控系統。
2、疏散通道余壓監控系統采用消防二總線,通訊總線(帶DC24V電源)NH-RVS=2×2.5mm2 - SC20.
3、CNXF-JY702余壓控制器應能顯示與其連接余壓探測器CNXF-JY703監測區域的余壓,超過規范規定值時,應能報警。
4、CNXF-JY702余壓控制器收到超壓報警后,可連續調行泄壓閥執行器開啟角度,進行泄壓。
5、DF-A-I泄壓閥執行器應能向余壓控制器反饋開啟角度。
6、CNXF-JY701余壓監控主機應能記錄與其連接的余壓控制器和壓探測器的狀態信息,當出現報警故障時應能發出聲光報警
7、樓梯間及合用前室均采用智能加壓送風的防煙方式,正壓送風每層設置一個送風口,風口采用遠控多葉送風口,送風口平時關閉;當發生火災余壓差有變化時,余壓控制器接收到余壓探測器的信息,調節泄壓閥控制余壓在合理范圍內。
8、當合用前室有2個或2個以上的余壓探測器壓力數值與大氣壓力差值大于30Pa時,聯動打開泄壓閥,調節泄壓閥的開度,使其余壓差趨近設置值﹔當樓梯間的余壓探測器壓力數值與前室余壓差值大大于30Pa時,聯動打開泄壓閥,調節池壓閥的開度,使其余壓差趨近設置值。
9、系統的施工按照批準的工程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進行,不得隨意變更。如確需變更設計時,應由設計單位負責更改并經審圖機構審核批準。
布線 WIRING
系統的布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5016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與驗收規范》的要求。我公司產品的常用現場總線類型及電源線,線纜以及布線方式的要求:
1、RS485總線∶通訊線采用NH-RVS 2X1.5mm2﹔布線方式使用直線型拓撲中的手牽手鏈接方式;
2、二總線∶二總線也叫消防二總線,信號和供電公用一個總線,使用NH-RVS 2X2.5mm2,二總線可靈活布線,支持星型、樹型、總線型拓撲。
3、電源線:電源線采用NH-RVS 2x2.5mm2以上。
●總線敷設后,應對每回路的導線用500V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對地絕緣電阻以及線間的絕緣電阻不應小于20兆歐。
●總線采用SC20共管敷設。
●當線纜長度過長時,由于線纜本身存在電阻,在線纜上產生的壓降,隨線纜載荷電流大幅上升,導致線纜末端電壓低于設備額定電壓,此時需要在該線路上增加中繼器,以延長供電距離。通常來說100m長的2.5mm2雙向線纜阻抗為1.3歐姆;100m長的1.5mm2雙向線纜阻抗為2.3歐姆﹔現場應根據歐姆定律計算末端壓降并測量驗證,然后根據連接的設備額定工作電壓范圍確定是否需要安裝電源中繼。
安裝 INSTALL
系統結構圖
●監控器壁掛安裝時,其底邊距地面高度宜為1.3m-1.5m。
●正靠近門軸的側面距墻不應小于0.5m,正面操作距離不應小于1.2m;落地安裝時,其底邊宜高出地(樓)面0.1-0.2m,
●引入監控器的電纜或導線,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褪色。
●監控器安裝在消防控制室;中繼器或區域分機安裝在強電間內。
●傳感器輸出回路的連接線,應使用截面積不小于1.5mm2的銅導線,并應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傳感器的安裝不應破壞被監測線路的完整性,不應增加線路接點。
●防火門現場控制模塊及配件的安裝應該牢固可靠。
接地 GROUNDED
交流供電和36V以上直流供電的消防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應有接地保護,其接地線應與電氣保護接地干線(PE)相連接。
調試 DEBUGGING
系統的調試,應由建設(監理)單位組織,施工單位具體實施。應在施工安裝結束并在質量驗收合格后進行。
調試前準備∶
準備系統圖,平面圖;設備安裝技術文件;變更設計部分的實際施工圖,變更設計的證明文件;施工過程檢查記錄,調試記錄﹔設備的使用說明書、產品檢驗報告、合格證及相關材料﹔調試負責人必須由專業技術人員擔任。
調試中注意事項:
對設備的規格、型號、數量、備品備件等按設計要求查驗;對于系統線路出現錯線、開路、虛焊、短路、絕緣電阻小于20兆歐等問題
應采取相應的處
理措施;系統調試,應先分別對模塊和監控器逐個進行單機通電檢查,無故障報警、自檢等操作時方可進行系統調試將經過調試合格的各項設備按系統設計連接組成完整的監控系統.觀察并記錄系統實時工作的狀態信息;系統在調試無故障后,開始系統的試運行。